公司新闻

大家|甘多平:一路走到“黑”的TB体育“砖”家

  TB体育坐标:中国、湖北、赤壁、赵李桥、羊楼洞,东经113°44′35.6″、北纬29°32′32.1″。清冷的空气中,晨曦像一层金色的细纱铺洒在碧绿的大地上,一股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流转,直入心脾。

  这里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万里茶道沿线节点城市,其砖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甘多平,中国制茶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工人先锋号”主持人,一位从事制茶工作近半个世纪的六旬老人。未闻人声,便见笑语。老远地,甘多平便微笑着走过来。双目炯炯、面容慈暖的他,身姿抖擞、鬓发斑白,举手投足间流溢着一股清雅之气,让人感觉眼前的人即是一盏茶。就着一盏青砖茶,关于羊楼洞老青砖黑茶的百年史卷徐徐展开,也揭开了这位享誉全国的制茶大师的瑰丽人生。

  “我在厂里出生,在厂里长大,在厂里工作,在厂里退休。学生时代在厂里子弟学校读书,老师大部分是工人师傅抽调而来,其中包括我的师父——第三代传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的王江河大师。”甘多平出身制茶世家,师承青砖茶第二代传承人雷艺圃、张圻,第三代传承人熊长庚、王江河、许爱生等茶学业界老前辈,12岁即跟随父辈参与青砖茶生产制作。

  沉淀了悠久青砖茶文化历史的鄂南赤壁,制茶业一向普遍,当地居民有不少几代人都从事制茶业。甘多平的父母便是当地湖北省赵李桥茶厂职工。在那样的环境中生长,甘多平从小对砖茶就不陌生。而且,砖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过去孩子肚疼腹泻,大人一般都不带孩子看病吃药,而是用陈年砖茶煮上一壶茶水,喝下后很快见效。“小时候,茶厂周边百米范围内都飘扬着砖茶特有的香味。”甘多平说,那是自己和茶最初的缘分。

  “我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就是要守规矩,做事情要做到位。我父亲上世纪60年代在压制车间工作,干得都是重体力活,他身体不好,个子也很小,但是他从来不叫苦。他去世的时候,人家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我母亲也在压制车间工作,我七八岁时,跟母亲去车间,帮她码砖茶。有时候码歪了,母亲就会让我重新码。”

  赵李桥茶厂产品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主要生产“川”字牌青砖茶、火车头牌和牌坊牌米砖茶,主要满足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部分销往欧亚各国。数不清的青砖茶用鸡公车(一种手推独轮车)运到当地新店溪,再从这里上大船,下长江,过黄河,到塞外,到俄罗斯……这条茶叶商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路途最长的“欧亚万里茶路”。

  制茶领域,师徒传承非常重要。为了钻研制茶技艺,甘多平曾广拜师父。“我师父比较多,不是一个师父而是一群师父,韩愈《师说》里说‘无长无幼,道之所存,师之所从也’,我不但拜了企业内部的师父,还拜了很多企业外部的师父,茶叶专家骆少君老先生对我教育很多,我品茶的本领好多是跟他学的。从这些师父身上,我懂得了做好人、做好事,才能做好茶。”说起师父,甘多平的眼睛有些润湿。

  “到了中学,学校派我们跟生技科的张圻老前辈学做绿茶。第一次做茶,张圻老师傅派我去烧火,当时我不乐意,觉得烧火是笨人做的事,而做茶才能学到真本事。张师傅看出我的心思,细心开导我说‘做茶的徒弟,烧火的师父’,意思是火候控制很不容易,火候是制茶的关键之一。的确,火工对茶的品质相当重要,如果杀青达不到400°C以上,青就杀不好,茶的品质就不好。”甘多平说,张师傅的话一直响彻耳边,使自己受益终身,也是自己一辈子从事制茶工作的指南。甘多平说,火候是度,是量,是藏匿于指尖的秘密,是无数汗水的结晶。制茶如同为人处世,凡事要讲度量,不达不成器,过犹则不及。

  自此,甘多平从烧火控温学起,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温度、什么季节用什么火候,甚至不同的燃料产生的热量、不同的送火方式发生的燃烧效果,他都渐渐了然于心。

  后来,甘多平真正接触制茶。最初在热烫的铁锅中揉搓茶青,因为经验不足,他双手总被烫得满是水泡。疼痛的双手时刻提醒他对炒茶技艺的学习更加细致,水泡渐渐变成了老茧,手掌上被茶汁浸润成难以洗掉的茶色,手工炒茶技艺也娴熟起来。压、塌、抖,他不断琢磨手指对茶青的感受变化,技艺渐渐提高。

  1975年高中毕业后,17岁的甘多平被下放到茶庵公社茶场,从事绿茶与老青茶初制加工及茶园农活工作。这不仅仅意味着甘多平从校园走进了茶园,更预示着他真正迈进了茶的世界,而他与茶的相处方式就是“学”。

  在茶园,茶就是最好的老师。甘多平说,一棵茶树,有的大如华盖,有的小如灌木,但它四季常青,不持伟而傲,不以小而卑,它用一片小小的叶子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格局,使大家离不开它,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茶树教给了甘多平勇于付出、敢于奉献的精神。

  “在公社茶场干的最累的活就是挖茶园,过去学校挖茶园是用板锄挖3寸深,而且土质泡松,现在挖的不但长度是原先的10倍之多,而且必须用角锄挖8寸到1尺深,即深翻。深翻的目的是除草,翻挖出的草根必须晒死。”甘多平说,只有除去杂草,才能保证茶树营养的吸收,这是保障茶叶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因此,越是高温的三伏天,挖地的效果越好,对茶园的生长越有利,工作也就越繁重。老茶农总结出“七挖金,八挖银,九月十月表表情”的古话,说的就是三伏天的茶事。

  “南方三伏天,就是不干活也热得要命,还要在太阳底下挖沟,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对此,甘多平说,身上的汗就没干过,回去后衣衫上结一层盐渍。“苦虽苦,但我们心里甜呐!我们多劳累一天,这绿油油的茶园就多增产一分。”甘多平笑着说,不像现在许多工序都被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那时全是手工,肩挑背扛、烧火杀青、翻晒装包,每片茶叶都凝聚了制茶人无数汗水和心血。“从每天清晨进入茶园到日暮收工,从复制加工到包装搬运,每片茶叶都经过我们的双手成百上千次抚摸淘洗。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我锻炼了体质,增强了对茶树种植和工艺的理解。”

  1977年12月,因招工,甘多平回到赵李桥茶厂。在“中国青砖茶之乡”湖北赤壁,赵李桥茶厂是赫赫有名的“中华老字号”“川”字砖茶传承企业。从此,他开启砖茶制茶技艺的序幕,人生就与砖茶生产紧密相连。甘多平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渥堆发酵。

  渥堆就是将老青茶的毛茶验收、归类、码堆、入库、投料、喷水、翻堆等过程,其中还包括挖洞通风、干燥陈化等10多道工序,技术难点高,工艺复杂。投料、倒包、扛包、翻茶、成堆、挖沟,都是体力活。特别是翻堆,考验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体力。渥堆是为了发酵,翻堆则是为了确保发酵成功,就如同烧火时的温控,少则不达,过犹不及。一个茶堆往往成千上万斤,要赶在适宜的温度及时翻晾,才能确保青砖茶独特的醇香。翻一次堆往往需要几十个劳力一起加班加点才能完成。

  渥堆发酵是制茶过程中最繁重最辛苦的工作,甘多平一干就是5年:“渥堆发酵体力劳动强度非常大,在堆顶的时候,翻茶温度达到60°C,一上堆顶浑身都是汗,尘土也特别大,鼻子、耳朵里都是黑的。我们厂子弟都不愿做这个工作,我是茶厂子弟里唯一干这个工作干了5年的。”有一次翻茶时,由于堆温在60摄氏度以上,加上天气闷热,甘多平忽然晕倒,师傅们迅速将他送到了医务室诊治。

  由于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干在前,甘多平不久就被提任为生产班长,带领十几个青年工人渥堆发酵。之后两年多时间,甘多平又虚心向许爱生、邱银平等多位师傅学习,很快成为发酵能手。其间,甘多平根据许爱生师傅口述,整理编写了厂里第一本文字版《发酵茶工艺操作规程》。这本操作指南成了工人们的渥堆宝典,厂里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为培养新生代力量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蓝本。

  在渥堆车间近两千个日夜的艰苦磨砺,甘多平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能在短时间对茶堆的发酵做出精准判断,能在不同环境下及时应对各种翻堆处理。经由他手渥堆出的茶山最终演变成一块块质量上乘、发往世界各地的青砖茶。

  甘多平说,用于压制赤壁青砖茶的原料是精选优质4年陈化期的里茶、一年陈化期的面茶,压制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标准

  除了师从有关专家之外,甘多平还经常深入到茶农中去。在他看来,每个茶农种茶做茶都有长处,做茶的人要善于取长补短。“前人有的我们要很好地传承,没有的要善于去发现总结,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敢于创新。”

  1984年的“七一”,甘多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党。1985年,他被共青团咸宁地区委员会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甘多平的人生就像一杯青砖茶,从剥离枝梢的青涩到成茶成砖的馥郁陈香,这是人生况味,经由多年汗水心血浇筑而成。

  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与变革的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让这块厚重的青砖持久弥香、重新焕发灼人的光彩呢?甘多平又一次踏上了征程。为提升青砖茶的品质,为了让这块“砖”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缝隙中寻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间,甘多平一头扎进实验室,提出在茶叶种植给养方面,当大力推广从化肥到有机肥的转变,使茶从培植管理到生产加工向无公害化、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这就涉及培植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给养,另一个是除害。

  所谓给养就是给茶树补充营养,只有营养充沛的茶树才能产出高品质的枝叶。化肥的催生虽然能够加大产量,但同时也破坏了茶树健康生长的良性循环,降低了茶叶品质。甘多平提出用绿色有机肥料,一是可以降低污染,二是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使茶从生长到产出形成一个良好的闭式循环系统。通过改良,甘多平以他独到的管理模式改变着羊楼洞茶园,尽管产量相对减少,但茶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甘多平喜欢将茶比喻。他说,这些茶树就像自己的孩子,它们生病了,要及时治,只有让茶树舒坦了,它们才会生出最健康营养的枝叶。

  保证了给养,如何增加产量?这就涉及防虫除害的问题。针对茶园的病变虫害,甘多平着力推广生物防虫治害,比如在茶园养羊、养鸡、养鸟、蜈蚣、蜘蛛等益畜益虫,利用动物相生相克的习性除草防害。那段时间,作为制茶大师的他似乎成了一名家禽或昆虫学家。他扎根茶园,将各种家禽、昆虫放置园中,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做出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除害防虫管理模式。后来,随着科技发展,茶园引进了太阳能杀虫灯以及黄粘板,不仅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且治虫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不懈努力,赤壁市的茶园逐步实现了无公害化生物农药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的广泛推广、黄粘板的普及以及农业技术措施到位。

  多年来,甘多平共参与茶叶国家标准起草共10多项次,参与国家标准审定150多项(次)。与前辈口耳相传的技术传承方式不同,他把每道生产流程的技术规范全部用文字记录、固定下来,在赤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湖北省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编写了产品的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流程、工艺参数控制、产品检验规程及原料标准、产品标准、在制品标准,有力推动了传统产品向清洁化、标准化、加工机械化、产品系列化的转化,让技术传承更方便、更规范、更容易普及。

  “萋萋芳树栖芽蘖,缓缓流泉和凤琶。赤壁千年滋草木,羊楼古镇焕菁华。风云玉宇一条路,青绿琼浆半盏茶。龙井不输赢普洱,杯中佳茗伴晖斜。”步入新时代,甘多平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让“老砖茶”散发“新活力”。

  青砖茶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备受海内外大众青睐。然而,不易随身携带、味道单一、地域性不强成了它的硬伤。如何让一块近两斤重的茶砖变们随泡随饮的流行饮品、如何满足不同区域的人们对青砖茶口感的要求,又成为了甘多平的新课题。

  在甘多平的潜意识里,茶叶是会说话的,能通过茶砖的紧实度、茶汤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对制茶的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他都从不疏忽。传统的砖茶制作多是凭借经验拿捏操作,很难量化,而青砖茶独特的保健功效,究竟是哪些成分在发挥作用、用什么样的流程控制才能让砖茶的品质更好,甘多平寻思改变。

  近年来,甘多平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学者开展深度合作,围绕青砖茶的生产工序、技艺等进行系列研究,完善了青砖茶的多项地方及行业标准。“有了明确的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茶叶品质。”在开辟砖茶市场过程中,甘多平发现不同的地区对茶叶的口感有不同的偏好。他带领团队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将改进、优化砖茶的口感作为新的技术攻关方向,推出了系列全新产品。

  “如今,我们的砖茶已经有20多个系列、100多个款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根据收藏爱好者的需求,2002年,在甘多平带领下,赵李桥茶厂小批量生产了收藏类青砖茶,目前也成了砖茶爱好者的抢手货。他们将青砖茶细心收藏,犹如保存一件的老物件。

  “近些年,人们饮茶的习惯也有了新变化,传统制茶工艺受到了挑战。可喜的是,我们在不丢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茶品,根据现代人的口味适时调整茶的口感,并在内地市场抢占一席之地。”近年,甘多平在创新茶饮包装,推出系列小包装的同时,一直在研究最佳配料。“传统的口感要传承,新的口感要创新,产品要多样化。”

  企业改制后,甘多平担任过黑茶研究所所长、党委、等职,获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为第三批“制茶大师”(黑茶类)。2021年,甘多平创新工作室被中华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与其说这是生活给予甘多平的回报,莫若说这是生命的回甘。

  青黑色砖茶原料倒入评茶盘内,缓缓摇动后,仔细端详、细嗅香气……“颗粒匀、香气正,这批原料不错。”说时,不忘竖起大拇指。这是甘多平遇到好茶时的标志性动作。

  “茶品如人品。做好茶,先要做好人。”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甘多平始终恪守着不变的人生哲学。“制茶要讲诚信,‘宁可重一两、不可少一钱’。制茶要有责任心,一定要注重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安心茶’、‘放心茶’……”甘多平总是这样对徒弟们反复叮嘱。

  好茶讲究喉韵,慢慢饮下去的时候,内在极其丰富,会感觉到喉咙的最底部,有一种喉韵持续绵长。甘多平说,体验青砖茶要首先学会泡茶煮茶,学用观察茶品色泽、茶汤色泽,学会嗅闻香气,如有年份的茶有陈香气味。“年份久远的陈香入汤,可用口腔、舌尖、咽喉感觉茶汤的滋味是否醇和、下喉是否顺滑、回味是否甘甜、韵味是否持久。细品慢咽,茶汤在唇舌间流转,这就是赤壁青砖茶的魅力。”

  近半个世纪的制茶生涯,甘多平成为青砖茶制作技艺新一代的集大成者,说起茶总是滔滔不绝。他说,茶的每个环节都能令人感悟。“不同品种的茶树可以做出不同的茶,就像不同的人可以成就不同的事业。以前有句话叫做越扯越发、不扯不发,说的就是茶要及时采摘,不去采它,它就不长,这就像人的潜能一样,要不断去开发,越挖掘越有。”如今,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助力赤壁将自身生产、质量、品牌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与发展国际合作的竞争优势,积极推进赤壁青砖茶走出去。让他欣慰的是,“川”字青砖茶早已成为老百姓口袋里的“金叶子”,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在攻坚、研发、创新的同时,甘多平参加、举办各类专题文化讲座,向广大爱茶人普及茶与生活、茶与养生、茶与和谐的常识,以及科学泡茶、文明饮茶的方法。

  “如果将中华文化归纳为‘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八种形式,那么茶就是贯通其间的媒介。各种文化形式相容相济,以茶为媒,再加上传统的茶人聚会、茶艺表演、茶席展示以及斗茶比赛,活动分门别类、多彩丰富,既可净化人们的心灵,又能愉悦市民的生活。”甘多平说,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以茶会友,共品茶香,坚守中国茶文化“和合天下”的价值理念,共同推动人类和平和睦发展。在他看来,小小茶叶,始终散发着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别样味道。

  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甘多平也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甘多平担任起砖茶代言人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喜爱上砖茶,普及砖茶的深厚历史文化,主持筹办了传习所、博物馆等,让砖茶老字号深入人心。在砖茶技艺传习所,人们几乎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的制茶器具、每一次变迁留下的制茶记录。甘多平说:“赤壁青砖茶有完整传承谱系、密封的历史档案,甚至有上个世纪留存至今的老青茶,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是无数砖茶技艺人的心血,必须重视、保护与传承。”

  茶亦醉人何必酒。第一块青砖茶诞生已200余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甘多平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从第一块青砖茶的诞生开始,‘川’字青砖茶几起几落,而改革与创新将是我们永久不变的课题。我们相信,随着火种的代代传播,青砖茶这块民族瑰宝将会愈久弥香,不仅造福国人,更会造福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